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生天地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暑期实习感想】情系生态补偿,心怀山区万家
 

【暑期实习感想】情系生态补偿,心怀山区万家

来源:   作者:马奕颜、徐苗苗、章永侠   发布日期:2017-07-21     浏览次数:

     

7月10日,学院15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支生态补偿暑期调研队分别赴陕西省的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的七个典型样本村展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的调研实践活动。在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队员们在调研区域内看到了当地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当地民众的真实生活情况后,各有思考、启发,感受颇深。

走出校园,开阔视野

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海拔在402-1467米之间,北山南塬,四季分明,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是一个将经济林业和旅游业结合发展的现代化生态保护示范点。调研小组分别在阡东村、肖山村、牧鹿村、高蔡尧村以及陵光村进行了三天的调研。调研获悉,肖山村主要种植石榴,牧鹿村种植红提葡萄和核桃。当地积极邀请种植专家进行技术讲解培训和实地示范,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来带动全村发展,两个村庄都是产业转型较为成功的榜样。在高蔡尧村和陵光村调研时发现这两个村子属于典型的山区环境,村内普遍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来保持水土。但由于地形、水资源和产业转型的限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谋求发展则显得较为艰难。

 

深入山村,体会民生

泾阳县崇德村从山上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居住地点,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诸多益处,虽然随着国家政策优惠力度加大,环保呼声高涨,当地的绝大部分村民表示非常愿意参加退耕还林,人工种草等水土保持工程。但是部分村民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知还有一些欠缺,生态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究其原因是近年来,当地旱情严重,粮食产量减少,经济林收入降低,部分农民的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现在自家已没有多余的土地用来进行水土保持造林工程。

调研第五天,在三原县水保局两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小组来到了三原县新兴镇五爱村。在五爱村热心村长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在村内各家进行调研。五爱村地处山坡之上,有一部分农户是从山坡下搬迁而来的,当地以种植葱、西兰花等蔬菜为主,还有一部分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旱灾严重,地下水位低,打井出水率也较低,浇灌农作物用水艰难,村民们对小流域治理措施充满了期待,也希望通过种植经济林来达到收入和环境的“双赢”。

水土保持,知行合一

在调研中队员们也看到,虽然国家的林地、水土、生态等政策非常完善,但是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项目工程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在走访了村庄后我们得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农户对环保的认知比较全面,能够意识到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对社会和个人的长远益处,因此,更愿意进行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的建设。同时,愿意进行生态保护、退耕还林的村庄,其农户经济收入也会相应的提高。水土保持与农民致富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队员认为,国家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水土保持补偿优惠和技术指导,更要鼓励农户、企业共同进驻水土流失受灾严重区域,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建设。我们的调研实践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等相关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道路远没有结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就像是木桶上的两块板,短了任意一块都不行,保护与发展并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渭北黄土高原新风貌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