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智汇龙陵助振兴 红色铸魂强担当——党建联建活动走深走实
-
智汇龙陵助振兴 红色铸魂强担当——党建联建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 出处: 浏览:次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党支部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师生代表,受邀参加云南龙陵举办的2025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策划大赛。大赛落幕后,各校师生以“党建联建促发展,红色研学强心念”为主题开展党建联合研学活动,先后走进松山抗战遗址与横山乡村电商直播基地,在智献产业发展与传承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中践行初心使命。
大赛竞智:校地协同绘就电商赋能新蓝图
本次大赛以“电商赋能、品牌引领、数字转型”为核心方向,汇聚全国20余所高校团队与70余位行业专家献智献策。各师生团队赛前深入龙陵咖啡、石斛等产业一线调研,精准捕捉“农产品溯源难、品牌溢价低”等痛点堵点,结合专业优势设计实操性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团队聚焦龙陵高品质咖啡产业,提出区块链溯源系统构建方案,为农产品建立“身份档案”,助力实现“优质优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依托农村发展研究经验,设计“电商+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联农带农效应;东南大学团队从数字技术角度优化物流调度,破解山区配送难题;云南财经大学团队则围绕品牌塑造提出精准营销策略。最终,多份方案获企业方高度认可,初步达成技术落地与人才培育合作意向。大赛搭建了高校智慧与地方需求对接的桥梁,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遗址铸魂:红色研学传承抗战精神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师生走进松山抗战遗址,开启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这片被誉为“东方直布罗陀”的土地,承载着1944年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沿着13200米战壕遗迹前行,触摸弹痕累累的碉堡残垣,在松山战役纪念馆内凝视泛黄的战地日记与武器装备,搭配讲解员对“傈僳族向导带路助战”“惠通桥炸桥阻敌”等细节的讲述,让师生们深刻感悟滇西抗战中“军民同心、共赴国难”的统战力量。
在松山主峰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党员整齐列队,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15岁的“娃娃兵”用生命守护山河,这种忠勇奋发的精神跨越时空,是我们前行的精神密码。

基地探路:数字实践解码振兴密码
随后,研学团队前往龙山镇横山村电商直播基地,探寻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数字路径”。在由闲置校舍改造的直播总部,三个直播间内主播正推介石斛花卉、茶叶等农特产品,后台数据显示订单已覆盖全国,物流分拣区农户们正忙着打包发货,一派繁忙景象。基地采用“1个总部+N个乡镇直播中心”模式,今年前8个月销售额已超3000万元,带动280余人就地就业。”基地负责人介绍,返乡青年蒋德凡创办的企业2024年销售额达2400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5000万元,其成长轨迹正是政策扶持青年创业的生动缩影。
师生们实地察看客服运维、仓储分拣全流程,与70多岁的“银发主播”、返乡创业青年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基地“理论+实战”的电商培训模式。从闲置校舍到直播总部,从传统种植到云端销售,这里的实践让我们读懂了“手机变新农具、直播变新农活”的转型密码。”


从抗战遗址的精神洗礼到电商基地的实践探索,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路径。我校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阮俊虎表示“此次校地党建联合活动,实现了‘智助产业、红色铸魂、实践赋能’的有机统一”,党员冯晓春表示“要把所学经验融入教学科研,助力乡村振兴”。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主动作为,让党建之花在实践中结出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