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代表团队在 2025 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策划大赛(龙陵总决赛)中斩获佳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代表团队在 2025 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策划大赛(龙陵总决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0-30 作者: 出处: 浏览:次
10 月 25 日,以 “电商赋能、品牌引领、数字转型” 为核心主题的 2025 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策划大赛(龙陵总决赛)在云南省龙陵县圆满收官。来自全国 20 余所高校的参赛队伍同台竞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阮俊虎教授、孙自来博士和冯晓春副教授共同指导的五支研究生团队,凭借针对性强、可落地性高的特色产业电商方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农业特色产业电商领域的人才培养实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本次大赛作为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性赛事,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推进,是其助力龙陵定点帮扶的重要举措。赛事吸引了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参赛,汇聚 70 余位行业专家、农业电商从业者组成评审团,采用 “线上预赛 + 线下决赛” 的两段式赛程。线上阶段,评审团围绕方案创新性、产业适配性等维度筛选优质项目;线下决赛中,晋级团队通过项目汇报、现场答辩,深入阐述针对特色产业电商发展的解决方案,最终 14 支优秀团队斩获奖项。

为精准契合大赛 “方案服务产业实际、助力地方发展” 的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支参赛团队赛前深入调研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产业现状,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与电商发展痛点,量身打造参赛项目,为方案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获奖团队中,二等奖获得者果核动力队(队长:易方婷,队员:李淑蕊、黄磊、黎嘉妮、陶星达)携《“无花天宝,鲜达万家” 菲格无花果全渠道电商运营项目》,针对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电商基础薄弱、保鲜难、销路窄”问题,从产品、渠道、营销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并同时落实产品标准化建设、冷链物流升级、电商运营团队建设等五项关键举措,致力于打造杨凌特色农产品电商标杆,将“杨凌方案”升级为“全国样板”;有请下一队(队长:李芳丽,队员:郝晨婷、马莉莎、李永晟)以《猕鲜直达,才促增收 - 猕猴桃直播销售 + 人才落地双解方案》,聚焦猕猴桃种植户“渠道单一、运营弱、缺人才”痛点,搭建“农户 + 达人 + 平台”直播矩阵并设计 “短期培训 + 长期驻点”人才机制;酵醒数字队(队长:史士林,队员:王雪钦、王琳莉、谢宗含、周千蕊)的《香榧酵素的推广》项目,从发酵车间到消费场景,为每一瓶香榧酵素打造“认知 - 体验 - 购买 - 复购”的专属链路。以“线上场景化营销 + 线下体验联动”破局,解决“认知低、推广难、场景单一”问题,让香榧酵素成为连接“乡村特色产业”与“大众健康需求”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等奖团队同样亮点突出:陕电星推官队(队长:张春雷;队员:李钊颖、尚豫京、王琳莉、吴季坪)的《大相文博文创品牌策划书》,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设计 “文博 IP + 文创产品” 开发体系,规划线上文创商城与景区线下体验店联动模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一“丝”不苟队(队长:郭林月;队员:马琳琳、尤子瑞、黄欣)《丝路鎏光,数智新桑 - 石泉蚕桑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推广策划》,瞄准石泉蚕桑 “生产端价不配质、农户端抗风险弱、产业端无深加工” 问题,构建 “数智全链条赋能 + 电商生态协同”体系,通过智慧物联设备、蚕康大模型、有机追溯平台、数字化收茧及电商分阶段推进提升竞争力。

决赛现场,五支团队的项目因 “精准对接产业痛点、方案可操作性强、贴合地方发展需求” 获得评审专家与龙陵本地企业的高度认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团队真正懂农业、懂电商,他们的方案不仅能帮我们打开产品销路,还能培养本地人才、完善产业链,这种‘授人以渔’的思路,对龙陵特色产业长远发展太有价值了!” 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在现场评价道。
阮俊虎教授在赛后表示:“三支团队的成果,是学校‘产学研融合’与‘服务乡村振兴’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始终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地方产业需求结合,此次大赛不仅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了电商策划能力,更推动高校智慧切实服务于龙陵特色产业升级。”
据悉,本次大赛亦是大连理工大学推进龙陵定点帮扶的重要举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支团队的获奖,进一步丰富了高校资源助力地方电商发展的实践路径。未来,团队将根据评审意见与企业需求优化方案,推动核心策略落地转化,学校也将持续依托学科优势,培养更多 “懂电商、懂农业、懂乡村” 的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特色产业数字转型与乡村振兴贡献 “西农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