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科技、绿色、质量、品牌农业的协同逻辑
报 告 人:耿献辉 南京农业大学
报告题目:多样化的全球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策略、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核算及相关国际规制研究
报 告 人:刘哲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下午3:00
报告地点:经管学院C30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耿献辉,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神农英才”计划,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涉农产业经济、农产品流通管理与农村发展。主持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10多项,制定并发布江苏省地方标准1个,出版著作7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00多篇,多份政策研究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等荣誉。
刘哲,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循环科学与生态文明”负责人,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为: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循环经济、气候变化、绿色治理。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Energy Policy等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研究成果受到等国内外多家著名学术机构和媒体转载报道;提交的十余篇决策建言及政策咨询报告被中央及省部级相关部门采纳、收录或被省部级领导批示。
报告内容简介:
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作为“十五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报告基于系统思维,阐释“四型农业”作为有机整体的理论逻辑、当前统筹推进“四型农业”的结构性约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系统路径,促进“四型农业”从机械组合走向有机融合,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二、循环经济及产业生态学理念已在全球范围提出三十余年。然而,在2020年欧盟发布的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报告中仍认为目前全球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壁垒有待解决。那么,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全球在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层面有了哪些进展,各主要国家采取了哪些生态策略来推进本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各国间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值得学习和总结,在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工业策略下可以产生怎样的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益?以及是否应颁布相关国际规制来更好地约束全球废物转运及促进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
欢迎广大师生参会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